停止无理由封杀!!
飞书官方称,28 日下午,微信就已封禁了飞书域名。当时相关页面显示,因飞书“网页包含诱导分享、关注等诱导行为内容,被多人投诉”而停止访问。 对此,微信方面表示,飞书通过微信违规分享等拉取关系链,违反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基于此,微信暂停向此类 App 提供微信内直接分享权限的服务。 早在 2019 年 10 月 28 日,微信就对《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进行了升级,这里的管理规范也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升级后的规范显示,不可以进行诱导、误导下载、跳转。规范称,点开朋友发的一个链接时,用户可能以为能直接拿到一份奖励,没想到却需要下载应用或者跳转,升级后的规范中诱导、误导下载和跳转都不被允许。 谢欣当时则表示: “我们钦佩且敬畏腾讯在社交领域拥有的绝对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但对于‘微信开放平台针对飞书文档不开放’,并且依赖垄断地位,封杀飞书伤及企业用户体验的做法不认可。” 此外,早在飞书之前,微信还封禁过字节跳动旗下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多款应用。 对比微信开放平台上其他同类型产品,除腾讯文档外,阿里云的 Teambition 和金山会议,在微信开放平台上均能正常使用。但“钉钉”未出现在微信开放平台里、“钉钉办公”小程序则显示已下线。 而从谢欣的两次回应来看,其实都在指向微信在垄断市场地位。 下一个被反垄断的会是微信吗? 除了来自飞书的“声讨”外,微信也面临来自用户的反垄断诉讼挑战。 由于用户无法向好友分享淘宝、抖音等链接,2019 年,微信被提起反垄断诉讼。 后因证据不足,原告当事人于 2020 年 1 月 6 日提起撤诉。 2021 年 1 月 6 日,该原告当事人表示正在筹备重新上诉。 该当事人表示: 搜集并研究了 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多份报告,并搜集研究腾讯公司的多份年报中报公告。并搜集了自“3Q 大战”以来涉及腾讯的反垄断诉讼判例及涉及通信自由权的刑事民事判例,作为立案证据,更多的证据在搜集整理中。 同时他也认为此次上诉胜率很大,一方面搜集了更多证据,另一方面反垄断政策的出台使得互联网平台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影响,并且阿里巴巴、腾讯、顺丰都因经营者集中未申报而被罚款,阿里巴巴也因“二选一”遭遇了反垄断调查。 而随着近期监管部门的频繁出手,也对互联网平台反垄断释放了强烈信号。 监管趋严下,市场情绪风声鹤唳。11 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反垄断意见稿发出当天,港股互联网巨头股价集体大跌,当天美团跌超 10%,京东跌超8%,阿里跌超5%,腾讯跌超6%。 反垄断,成为一众互联网巨头绕不开的话题。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是孤例,反垄断风暴几乎在全球各大经济体同时上演。
或许,微信离被反垄断也不远了 这种能力是瑞幸可以打翻身仗的关键,它能把握住咖啡喜好族群年轻化的趋势,研发出匹配的产品。 另外,消费者目前都慢慢在接受一个事实:一个欺骗了投资人的公司居然还做得出一个品质稳定的咖啡,矛盾而又纠结。 连媒体采访业内人士时,他们都表示:“瑞幸不会玩完。高层混乱不要传导到中层就可以了”。 “你们斗归斗,别让我喝不了厚乳拿铁啊喂!” 基础款咖啡越做越好喝,再逐步探索出受欢迎的奶茶、零食、甜品、周边,瑞幸现在不仅让其他连锁咖啡品牌感受到威胁,同样也大有攻入奶茶界的架势。 品控的稳定和选择的多样化,让瑞幸即使没有了“拉新免费喝”、1.8 折券等烧钱补贴,也能吸引并留住客户。何况现在瑞幸咖啡的价格,依旧比星巴克、costa 等连锁品牌低了不少。 “消费降级”成为普遍现象后,瑞幸咖啡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除了需要为社交空间付附加费的人群,外带咖啡的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点到更好喝的饮品,不香么?至于资本市场发生了什么,普通消费者基本不会考虑。 另外,在疯狂扩张时期,虽然管理层只注重门店数量,有些地段门店过于密集,有些客流量少的地段门店持续亏损,但仍有三千多家店的位置应该还是不错的,相当于在其他咖啡品牌涌入和扩张时,瑞幸已经提前占领了有利位置。 要知道,瑞幸之前造假“收割资本主义”的讽刺之处在于,管理层造假在资本市场收割的钱,没有(或者至少大部分没有)用于个人挥霍,而真正投入了公司的发展,它才得以经历巨变后,还能过得不错。 瑞幸的不幸 眼看着瑞幸咖啡能起死回生,陆正耀和钱治亚不干了。 这次被“太上皇”罢免的郭谨一是何许人也? 郭谨一 1981 年出生于内蒙古,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的硕士和博士,2009 年毕业。 毕业后,郭谨一曾在中国交通科学院担任了 2 年的研究助理,2011-2016 年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任职。 2016 年,郭谨一加入神州系,担任陆正耀的助理。 自 2017 年 10 月起,郭谨一以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瑞幸,成为了负责瑞幸咖啡产品和供应链的高级副总裁;2020 年 5 月钱治亚被免职后,他被任命为代理 CEO;同年 7 月,成为董事长兼 CEO。 在瑞幸造假之后的管理层内斗中,郭谨一被划为陆正耀一派,甚至有不少人觉得,郭谨一上台其实是陆正耀的布局,陆正耀其实才是“太上皇”。 而且在外界看来,郭谨一可是是除了钱治亚之外,陆正耀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坚定的神州系代表,所以这次二者反目令人惊讶。 另外也有媒体曝出这次事件是“因为郭谨一太不听话”,目前这个说法未得到证实。 本来都已经慢慢转而向好的瑞幸,又一次发生了夺权事件,可见瑞幸的不幸,都是管理层作的妖啊。 要知道,瑞幸成立之时,中国咖啡市场尚是一片蓝海,长久以来,咖啡市场基本被外资垄断,突然杀出个民族品牌,颜值、味道、价格综合来看也甚是讨喜,可以说它成立在咖啡市场爆发初期,占尽了天时地利。 但是,偏偏在“人和”这最重要的一环,瑞幸出了问题。 未来 之前有人问过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内斗、没有财务造假,瑞幸会怎样? 可以从一些数据中看出端倪,在上市之前,瑞幸就已经开出两千多家门店,名声已经打响。 瑞幸上市从二级市场和私募配售共募集资金 6.96 亿美元,约等于一年的营收。说实话,这笔钱应该够瑞幸深耕产品、优化运营模式、寻找盈利方向、保持合理的门店增长水平,正如造假后它复活时所做的努力一样。 可惜没有如果,瑞幸的管理层只希望快速获利,再去编造下一个故事,或许这样就能多套现一些。 如果单看行业,除了前文中已经分析的消费者对瑞幸产品的认可以及瑞幸尚存的门店优势,瑞幸依然是外送咖啡服务的领导者和标准制定者,依然拥有天时地利,它的硬件资源也没有像当初市场猜测的一样被拍卖抵债。 另外,瑞幸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研发能力,在内斗的微博下被顶到最高的一条留言是“斗归斗,别影响我喝厚乳拿铁。”
例如瑞幸破圈新品厚乳拿铁的出现之前,在过去数十年间,国产咖啡品牌几乎没有设计打造出什么单品出圈。 (编辑: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