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在哪里?
人、朋友。我们的隐私便是实现这些智能的“代价”。 当然,这个代价并不一定是你愿意拱手付出的。 那如何保护隐私?我不用行吗? 你以为关闭手机GPS就无法定位你的位置?你的手机还有陀螺仪、内置罗盘、气压计等装置,还是可以用来定位你的位置。只要使用手机,就不存在绝对的隐私保护。 对于很多手机应用来说,要么不用,用了就很难避免泄露隐私,比如很多APP必须用手机号注册,或者需要手机验证才能继续使用,还有的需要刷脸验证等等。那么,个人想保护隐私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加上AI算法的黑盒性质,我们甚至对于AI背后的逻辑和动机一无所知。 监管隐私保护靠个人防护真的很难实现,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来限制。
2018年5月25日,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正式生效,这是在欧盟范围内的一个数据保护监管框架,这是目前最完善、最严格的隐私保护规定。根据DLA Piper公布的数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GDPR已产生1.14亿欧元的罚款,其中开出的最大罚单是法国依据GDPR对谷歌罚款5000万欧元,理由是谷歌在向用户定向发送广告时缺乏透明度、信息不足,且未获得用户有效许可。下图是GDPR生效以来至2020年1月份欧盟各个国家罚款的金额分布图。 (编辑: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