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广安站长网 (https://www.0826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没想象中那么美

发布时间:2021-01-08 10:57:11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互联网
导读:李国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并曾任所长。作为中国计算机领域学科带头人,大半生在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探索。 三十年前从美国归来,担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国杰投身到科技

李国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并曾任所长。作为中国计算机领域学科带头人,大半生在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探索。

  三十年前从美国归来,担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国杰投身到科技产业化领域,这位曾经的“论文机器”,走出了实验室。他对《科学大师》记者说,自己的兴趣侧重并不只是发表几篇论文,而是要实打实把停留在纸面的理论成果,变成真正能赚钱的产品,尽管这很艰难。

  1993 年,李国杰主持研发成功中国第一台对称式多处理机“曙光一号”(又称曙光一号超级计算机),此后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又陆续研发出曙光 1000—曙光 6000 超级计算机,使中国在超级计算机研发方面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并一手打造了上市公司里的超算龙头——中科曙光公司。

  2001 年,李国杰又领导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一号通用 CPU,这是中国第一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经过中科院计算所和龙芯公司 20 年努力,现在,从桌面到各种工业、服务业应用场景,甚至北斗卫星,都有龙芯系列芯片的应用。

  多种角色融于一身,在产业界,李国杰是曙光公司的董事长;在学术界,他是中国工程院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双院士;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他先后在国家 863 计划、国家 973 计划、以及其他关乎重大科技发展的国家级专家组担任职务。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主持的曙光公司还和任正非创立的华为有过参股合作。

  基于这些经历,李国杰的角色界定,不再是纯粹的科学家,而是一位科技战略专家。

  目前正是中国科技发展面临外部形势十分吃紧的时候,以芯片研发、5G 通信为首的一些中国产业主体遭到封锁打压,李国杰也密切注意着事态的发展,他曾向中央建言,应该将集成电路等项目纳入到新基建中去,使之成为国家级科技战略,他把这称之为新时期的“两弹一星”。

  李国杰属于理性发展派,一方面他能客观衡量和看待中国科技与国外先进发展的差距,另一方面,他也相信,卧薪尝胆,假以时日,中国可以通过不断优化调整自主创新机制,使自己发展得更好。

  李国杰告诉《科学大师》栏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已组建了相应的团队,要将开源软件的理念应用于开源硬件上面,搭建芯片设计等技术联盟服务平台,研发可通用的芯片设计工具软件,降低技术门槛,以此来解决芯片设计的研发瓶颈。

  李国杰院士观点鲜明,言辞直率,多年以来有一贯的针砭时弊的风格。早些年,他就曾批评中国计算机界前瞻性研究不力,科研人员“缺钙”、“骨头软”、犯“群体性糊涂”,做了不少无效甚至无用的研究。他呼吁大家要联合起来做大事,要像老一代科学家搞两弹一星一样为国分忧。

  “我喜欢针对问题讲自己的观点。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只要他是爱国者,他一定不怕面对问题,一定要把已有的问题解决以后,才能往前再走一步。”

  一,中国企业要抱成团,共同应对难关

  《科学大师》:上个月末,国内 30 家科技公司共同成立一个“同心生态联盟”,媒体报道说,这是国产厂商积极打造自己的 PC 端软件生态,要加速打破微软 windows 操作系统垄断 PC 市场的局面。这些企业中,就不乏华为、中兴等大公司的身影。我知道您和华为有过交集,鉴于当前的形势,您对华为等企业面临的挑战有什么看法?

  李国杰:1995 年,我们曙光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华为是我们的大股东之一,我们共同合作了好几年,联系比较多,关系也比较好,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他们退出了。2020 年 8 月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在深圳举行期间,我和任总又见面了,座谈的时候,我们也有交流,我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外面的人觉得华为公司底气很足,华为是有实力,但只靠一个公司的力量对付一个强国,是很难的。应该说华为面临的不是一般的困难,因为不但他们自己芯片没法做,甚至连买芯片都不让买了。最核心的东西处于断供状态,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我觉得他们可能要好好考虑一下战术怎么调整,下一步怎么做。当然他们有实力,但是要怎么样应对这个局面,可能要有一些长期打算。
 

 种种压力下,活跃互联网 20 来年,喜欢怼天怼地的“红衣大炮”周鸿祎,最近两年变得格外沉寂——就连媒体,也似乎将他遗忘,没有人再给他写下一篇“人民怀念周鸿祎”。

  而经常与周鸿祎进行对比,只比他大一岁的湖北老乡雷军,却带领小米一路高歌猛进,手机销量全球排名达到第三,市值也在屡创新高后跻身“千亿美金俱乐部”。“春风得意”的雷军,还亲自参与直播带货为小米 11 站台。

  作为同出湖北的知名企业家,互联网圈响当当的风云人物,20 多年来,外界总是津津乐道于周鸿祎和雷军的恩恩怨怨和直接交锋——曾有媒体就在 2015 年统计,周鸿祎与雷军之间至少有过 5 次互有胜负的商业对决。

  因此,尽管从目前市值、公司体量对比来看,周鸿祎已快连雷军的背影都无法看到。不过,好斗始终是周鸿祎本性,他的内心,恐怕不甘于无情现实——他还有机会,追上雷军的背影吗?

  01

  周鸿祎之败开始于“最后荣光”

  回头看去,周鸿祎彻底落后于雷军,竟是从 2018 年的“最后荣光”开始。

  2018 年 2 月底,在花费巨大代价后,360 正式回归A股,此后市值一度超过 4400 亿元,成为当时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如果这个市值能持续,那么 48 岁的周鸿祎,将在本命年以近千亿身价,登上胡润百富榜前列,直追马云、马化腾和雷军。
 

 “在做第一场直播的时候,他们选出来的品有 70% 是我曾经使用过的,这给我打了一个非常强心剂,我觉得,嗯,靠谱。”

  以秦海璐为代表的中年明星们大多还有着家庭属性,也更易打造人设: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作为一个正常的家庭主妇,我有很多购物经验,也踩过很多坑。当我在直播间里描述这个商品的时候,因为都是自己用过、体验过的,所以描绘出来的东西消费者是能听得出来的。”

  在秦海璐身上,跨界与专业是一体两面的。

  她带着双重身份进入直播间,一个是被粉丝信赖的明星,另一个则是直播商业合伙人。后者的身份意味着,她不仅要带货,而且还要全面深度地介入整个运营过程,同时给出具有建设性的策略和方向,继而与平台保持长久的合作。

  第一次直播结束后,秦海璐就和聚划算团队提议,希望自己的直播间不仅是带来好的购物体验,也能够跟大家有情感沟通,可以通过弹幕和直播的网友对话,能更多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因此有了秦海璐和新华网开启的助农合作,她带过农产品,卖空过“石榴园”,也为国内工厂卖过花洒。

  谁来撑起直播电商的未来

  直播电商作为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桥梁,主播们常常要努力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如何砍价才能既不让商家吃亏,又让顾客满意?

  明星的身份能让这种平衡更容易达成,商家出于品牌宣传的考虑,愿意让出一部分利润,消费者也会因为对明星个人的信任和喜爱,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根据毕马威 2020 年 10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 年,直播电商规模会达到 10500 亿元,而 2021 年,直播电商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接近 2 万亿元。

(编辑: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