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良心的国产小众软件,每一个都好用到爆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预计今年IT支出将下降4%至5%,而且第四季度预期水平并不高。我们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将缓慢回升,随后几个季度快速复苏,2021年技术支出反弹约正3%至5%。
疫情给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2021年我们会看到一些真正的成功落地和经验教训,涉及云、容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动化,除了外包和咨询之外几乎所有技术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家厂商脱颖而出,例如CrowdStrike、微软、Okta、Pure Storage和Snowflake发展势头大大加快,刚刚宣布打算公开上市的UiPath,还有AWS、Google、Zscaler、SailPoint、ServiceNow和Elastic继续呈上升趋势。 安全仍然是高风险盲点 也许有点不合时宜,但安全性与我们一直讨论的趋势有关,尤其是向云端的迁移。 本周一系列政府黑客事件突出了安全行业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组织来说,安全仍然是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因为失败不是一种选择,相关技能短缺,工具很丰富,对手资金充足,且能力很强……但失败是很常见的,正如本周发生的一系列安全事件。 有人误以为,云解决了安全问题,必须指出的是,事实并非如此。云是一种共享责任模型,这意味着云提供商要保护例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但是,需要你来正确配置并应对应用安全问题,最终也是由你决策。举个例子,S3发生了一系列数据泄露事件,原因就是客户没有正确配置S3存储桶。 这里我们说的不仅仅是Honda和Capital One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有那些没有或者很少有安全专业人员的小型公司,而且这种事件往往是因为是由那些不是安全专家的人进行配置的——也许是那些不懂安全的开发人员,也许是因为权限设置得过于宽泛。无论问题是什么,最终都是因为发生了泄露事件和后续一系列教训,才提高了企业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我们看到新型工作负载,特别是在云数据库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例如,构建新数据库很容易,因为缺乏了解或者公司治理措施不一致,所以是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的。同样,尽管威胁情报和数据库安全之类等技术很重要,但是安全运营预算紧缩,导致这些技术的优先级被放在了端点、身份和云安全之后。 我们提到这一点,因为这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正如我们近日看到美国政府被黑客攻击的事件,这种攻击是隐秘的,可能发生了几个月都没有被发现。企业对云的热情,必须同时也要注重安全防范,错误的的做法会埋没好的技术。 2021年场景的变化
2020年开端的时候,我们说云和数据、AI将共同成为推动创新的一股力量。现在2020年即将过去,正是因为有了云,企业才能够继续运营,同时提高生产力。 王恩东说,一个国家的GDP与其计算力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全球GDP排名前五的国家,与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前五名几乎保持一致。而今天市值排名前十的巨头,比如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等等,毫无例外地都是全球服务器采购量最靠前几名的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力就是生产力。 这份最新出炉的报告同时发布了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杭州、上海、重庆、广州、合肥、苏州、西安、南京。与2019年相比,深圳超过杭州位居第二,重庆则进入第一梯队。 从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渗透度来看,互联网依然稳居第一,电信和制造业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市场潜力预计将有较大的提升。2020年上半年,医疗行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加速了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工智能应用渗透度大幅提升。 在人工智能专家看来,要让人工智能进一步产业化、变得更“聪明”,还要看算力的表现。未来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强大,成为一个基础性的技术,相应地,它对计算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其中就包括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报告也提出,人工智能计算能力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最前沿的创新能力,对于人工智能算力的投入,也说明国家在战略层面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以及企业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的发展契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愿景。
人工智能要想变得“聪明”,算力升级势在必行。 (编辑: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