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蔚来固态电池来自中科院旗下平台
1 月 8 日,比特币涨至 4 万美元关口上方,最高至 40402 美元。 尽管随后几日,比特币再次经历“过山车”式的起伏,但最终仍回升至 38000 美元上方。与此同时,有消息称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华强北矿机一机难求,部分主流型号矿机价格甚至翻番,原本 23000 元的矿机卖到了将近 40000 元。而大量新一代显卡,如 RTX30 系列以及 RX6000 系列也都让“工头”包圆,一卡难求。 事实是否真的如消息所说的,比特币价格暴涨再次激活了华强北的矿机销量?华强北各商城内遍地矿机的景象是否还会再次出现?无数商家面对这次热潮又是怎样的一番心态? 矿机脱销、显卡涨价:库存终于清了 “前年(2019 年)春节后,华强北矿机商家纷纷倒闭只剩下一成不到。”
受 2018 年比特币价格大跌的影响,市场对于矿机的需求走低,华强北原本几百家矿机档口、铺面陆续关店撤场。张弛(化名)便是退场商家之一,如今,他重新在赛格华强电子世界盘下了一米柜台,销售起了监控设备。 观察者网梳理发现,此次缺货最为明显的是 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和 ECU(电子控制单元)芯片,国内供货主要来自德国博世和大陆集团,两家公司采购芯片再组装成相关模块向车企供应。 上个月,博世方面表示,由于一些半导体元件短缺,导致整个零部件供应链出现瓶颈;大陆集团则透露,市场所需的额外供应量需要6-9 个月才能实现,因此潜在的供应瓶颈将会持续到 2021 年。 目前,在汽车芯片领域,恩智浦、瑞萨电子、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传统汽车芯片厂商,长期占据着全球汽车芯片市场约一半的份额,这些厂商产能不足成为下游车企“缺芯”的根本原因。 彭博社认为,汽车芯片供应不足,主要是由于半导体厂商更“偏向”消费电子。 报道指出,由于政府管控和旅行限制促使消费者抢购更多的手机、游戏机、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而车企对芯片厂商的“重要性下降”,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产能来推动汽车行业复苏。 “芯片制造商之所以青睐消费电子产品客户,是因为他们的订单比汽车制造商多——仅智能手机市场每年的订单就超过 10 亿部,而汽车的订单不足 1 亿辆。汽车制造也是一个利润率较低的行业,因此制造商不愿抬高芯片价格,以免危及自己的盈利能力。” 彭博社认为,虽然新型汽车需要更多芯片,但最新的消费电子产品也需要更多芯片,5G 手机需要的芯片比 4G 版本多 40%。 除此之外,技术演变也是汽车芯片短缺的原因之一。 目前,功率半导体、电源管理芯片、面板驱动芯片等主要由 8 英寸晶圆制造,而近些年全球芯片代工厂主要将资金用于 12 英寸的布局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 8 寸晶圆的产能扩展,且短期不可逆。 其中,台积电、联电、格芯等芯片代工厂负责供应世界上的大部分芯片,并为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等汽车芯片厂商提供服务,8 英寸产能不足不仅阻碍汽车芯片供应,也导致消费电子芯片短缺。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政府去年 12 月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促使客户四处寻找替代产品,一些半导体买家也在持续积累库存,以对冲未来的短缺或中断,这进一步限制了全球芯片供应。 “目前晶圆产能已紧张到不可思议,客户对产能的需求已达恐慌程度,预估明年下半年到 2022 年下半年,逻辑、DRAM 市场都会缺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去年 12 月,台湾芯片代工商力积电董事长黄崇仁的一席话,证实了晶圆产能紧缺的现状。
事实上,黄崇仁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去年 10 月中旬,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就在微博上发文披露,一个芯片设计公司的老总,竟为拿到产能给代工厂的高管下跪。 1 月 13 日消息,今日,京东到家发布《2020 京东到家手机即时消费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京东到家手机品类上线手机门店数已突破 6000 家,合作经销商超 150 家。
《白皮书》指出,在即时零售领域,手机正成为超市生鲜外,最有潜力的机会点之一。在 2020 年 12.12 活动当天,京东到家平台手机品类销售额突破平台历史峰值,并达到 618 当天的 6 倍。 (编辑: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