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广安站长网 (https://www.0826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App Store中国区今日下架近5万款游戏 要提交游戏版号

发布时间:2021-01-08 11:12:3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从获得融资企业的数量来看,排序又有不同:教育信息化最多为 49 家,素质教育为 38 家,儿童早教为 29 家,随后是语言学习和职业培训都为 26 家。能够看出,教育信息化资本活动颇为频繁,但整体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 整体来看,教育赛道的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

从获得融资企业的数量来看,排序又有不同:教育信息化最多为 49 家,素质教育为 38 家,儿童早教为 29 家,随后是语言学习和职业培训都为 26 家。能够看出,教育信息化资本活动颇为频繁,但整体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

  整体来看,教育赛道的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共 102 家占比为 45.73%。在细分领域,情况显然大为不同,例如在 K12 赛道,头部马太效应已经十分明显,少数几家公司吸走了市场上的多数资金。但是其发展为教育行业整体带来的推动效应十分明显,从天使轮、A轮公司数量变动的迹象可以看出,教育的火热已经吸引越拉越多新玩家入场。

  但在细分领域模式走向成熟之前,赛道的明星毫无疑问仍是 K12。

  K12 烧钱战火不灭

  从教育行业的资金流向来看,K12 是吸金大头,而细究来看,流向 K12 领域的近 400 亿资金,又主要是被头部公司纳入囊中。

  公开信息显示:

  12 月 28 日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作业帮是如今战场上的头部玩家之一,其在今年连续获得了两轮融资,分别为 6 月获得了 7.5 亿美元的E轮融资,以及 12 月获得的E+ 轮 16 亿美元融资,两轮融资卷入了包括红杉资本、软银、老虎、高盛、阿里巴巴等在内的顶级投资机构。

  另一家头部企业不甘示弱,2020 年,猿辅导在 3 月、8 月、10 月、12 月共获得四笔融资,分别为 3 月完成的由高瓴资本领投的 10 亿美元G轮融资;8 月获得 12 亿美元的战略融资;10 月交割的由腾讯、DST 领投的 22 亿美元的融资;12 月交割的云锋基金 3 亿美元投资。仅猿辅导一家,便入账 35 亿美元。

  粗略估算,作业帮、猿辅导共融资约 380 亿人民币,这一数字约占今年 K12 总融资金额的 82%。
 

 Viasat 公司在申请文件中列举了许多不满,包括 SpaceX 的卫星故障率,设备在轨道上发生碰撞、再入大气层造成污染的风险。然而马斯克听到了申请的风声,并做了大多数亿万富翁都会做的事:公开进行回怼。

  马斯克发布了推文:“更像是星链对 Viasat 的利润构成了威胁。”

  Viasat 负责全球事务和监管的高管约翰·扬卡(John Janka)表示:“今年夏天,许多业内人士对星链卫星产生的轨道碎片、空间安全和干扰问题提出了强烈担忧。”“不只是 SpaceX 公司,这些担忧都与大型卫星网络有关,任何提议将成千上万颗卫星送入轨道的人都脱不开干系。”

  这份申请最初是在今年 7 月份提交的,但 Viasat 在 12 月 22 日根据过去几个月出现的新信息提交了一份后续申请。这包括要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一个程序更新有关轨道碎片的规则,以适应新的“太空时代”。其中包括的事实是,现在的卫星拥有规则创建之初并不存在的高科技功能。

  这一程序更新始于 2018 年,当时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表达了对运营商出于自身利益而最大化而利用轨道资源的担忧,这可能会导致长期使用相同轨道的活动不可持续。

  该程序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正式确定。

  扬卡解释说:“最初的规则是在不同时代制定的,那时没有大量的卫星进入轨道,卫星的建造方式也与今天完全不同。技术发展的速度超过了法律的范畴,现在正是我们更新规则的好时机。”

  扬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SpaceX 正在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协商,将 2800 颗星链卫星移至轨道的不同高度。他说,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么做的原因。

  学者和天文观测者一直强烈抗议星链互联网卫星增加了夜空的光污染,Viasat 的申请书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马斯克去年宣布,星链卫星很快将安装“防反光”的遮阳板。
 

“中芯国际突然被评级公司认定为有‘较大不确定性’。”

  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消息,12 月 28 日,中诚信国际发布关于关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00981.HK)被纳入“实体清单”的公告。中诚信国际认为,中芯国际被纳入“实体清单”使得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和投资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中诚信国际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后续进展,并与中芯国际保持沟通,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及时评估上述事项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及整体信用状况的影响,并披露相关信息。公告称,中芯国际发行的“19 中芯国际 MTN001”由中诚信国际进行相关评级工作。

  一路蒸蒸日上的中芯国际突然被其评级公司认定为有“较大不确定性”。

  自 2020 年 12 月中芯国际 CEO 离职后,该企业收到了一个巨大的噩耗。中芯国际放出了这样一条公告,称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被纳入了“实体清单”。

  公告中解释道,针对适用于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的产品或技术,供应商须获得美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才能向公司供应;对用于 10nm 及以下技术节点(包括极紫外光技术)的产品或技术,美国商务部会采取“推定拒绝”(Presumptionof Denial)的审批政策进行审核;同时公司为部分特殊客户提供代工服务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这对于中芯国际又意味着什么呢?

  卡死 10nm

  2020 年 10 月,中芯国际官网新闻表示,该企业已经完成了 7nm 制程N+1 工艺的流片,预计 2021 年时,7nm 制程芯片可以风险量产(即小规模、低良品率)。所谓N+1,实际上是一种内部代号,仍然采用 DUV 进行生产,而非台积电和三星那样使用 EUV 进行生产。

  虽然中芯国际并未公开N+1 7nm 芯片的详细数据,但是依照英特尔 10nm 的情况来看,该制程芯片 CPP 为 54,金属层 2 高度(M2P)为 44,轨道高度为 6.18。这样的数值与台积电的三星的 7LPP 制程 7nm 芯片以及台积电的 7FF 制程 7nm 芯片相当。且梁孟松也曾公开表示,N+1 7nm 制程更像是三星的 8nm 制程,因此中芯国际该制程芯片是一种 7nm 等效技术,可在电子设备上实现等同于 7nm 性能的效果,但芯片本身并非是 7nm。

  芯片在光刻过程中,会利用紫外光对晶圆进行曝光,曝光后利用化学材料进行显影,如过无法实现一次曝光定型,那就需要再涂胶和曝光。越复杂的芯片就需要越多次的曝光,传统的 DUV 机器想要实现 7nm 的要求就需要进行多次曝光。但是多次曝光会大幅增加材料成本,同时还会降低良品率,无法适用于企业级的大规模量产。于是 ASML 推出了 EUV,只需要一次曝光就可以满足 7nm,甚至更先进规格芯片的要求。

  之所以“实体清单”中明确限制了 10nm,是因为芯片制程在国际社会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的 10nm 制程和台积电的 7nm 制程所差无几的原因。而英特尔方面,该企业的 10nm 制程之后是 7nm 制程,传统 DUV 机器无法实现 7nm 制程的量产,这时就需要用到 EUV 机器。

  同理,如果中芯国际想要进军 7nm 制程,也必须要用到 EUV。再回到“实体清单”部分,这份“实体清单”刚好卡住了中芯国际的脖子。

  早在 2018 年时,中芯国际曾向荷兰光刻机生产商 ASML 订购了一台 EUV 光刻机,价值 1.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8 亿元),预计 2019 年年初交货。而 ASML 公司也持有《瓦森纳协议》下,向中国出口光刻机产品的许可证。

  然而事与愿违,这项交易最终被不可抗力终止。ASML 对此表示,公司仍在等待新许可证申请的批准。

  2020 年,蒋尚义出任公司副董事长后,他向 ASML 再一次提出了就进口 EUV 一事的谈判邀请。通过美国下达的“实体清单”指令,这次的谈判多半是成功了,不过多半是没法实现。

  出走的梁孟松

  梁孟松上任于 2017 年 10 月,与原 CEO 赵海军共同作为联合 CEO。恰巧这一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指导目录(2016)》。目录中明确指出,明确集成电路等电子核心产业地位,并将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列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

  2018 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改委以及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对满足要求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可享受五年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中芯国际自然赫赫在列。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梁孟松和赵海军仅用了两年时间便攻破了 14nm 技术。这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是前所未闻的。28nm、14nm、10nm、7nm 乃至更小制程,都属于先进制程。要知道,中国境内半导体行业几乎从未涉及过这样的领域,即便有,也很难像中芯国际一样实现先进制程的量产业务。

  而半导体产业仿佛也在回应着梁孟松的努力一样,从 1999 年的全球 1494 亿美元销售额,飙升到 2018 年的 4687.78 亿美元销售额,一个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产业,还能有 6.20% 的复合增长率。以半导体行业价值链来看,晶圆制造环节价值最高,占比 50%,IC 设计占比 20%,封测占比 15%,其余产业价值归为设备和材料。

  中芯国际的业务囊括了生产及封测,也就是半导体行业中最“吃香”的两大类。随着产业销售总额的水涨船高,中芯国际的前途也无限光明。

(编辑: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