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不可怕,中国企业不齐心合力才可怕
,假以时日,中国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度一定会更大 《科学大师》:我们知道中国已经是一个网络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网络强国,这是什么原因?想成为网络强国,必须实现哪些升级? 李国杰:从指标上衡量,当然有很多方面,但反映这个国家是不是网络大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你的网络真实的普及率,就是网民有多少。我 2004 年在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时候,提出的目标就是 2020 年要实现 8 亿网民规模,当时其他部门提出的目标只有3-4 亿,,但到 2019 年我们就已经 8 亿多了。 另外,要看到在网络技术方面我们的发展还有不足。网络既不是一般的计算机技术,也不仅仅是通信技术。国家的 863 计划中,有计算机主题、有通信主题,但是没有网络主题,国内从来也没有真正的一个大项目来发展我们的网络技术。后来在做国家发改委的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工程)规划时,我是工程科技组组长,我提出要把未来网络立为专项,,叫未来网络技术实验平台,得到国家支持,在南京进行建设。 我们要知道, 原创的网络技术大都是美国人提出来的,未来网络应当有中国自己的技术。 我们现在比较强的是应用成果,像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但我们在网络底层技术方面,除了华为 5G 很成功之外,在网络的体系结构等方面,应该说还是比较弱的。在互联网的一些技术协议里头,真正由中国提出来的标准比例也是很少的,像现在流行的一些技术,如 SDN 等,都是外国人提出来的,这也反映出我们的网络领域尖端人才稀缺。 《科学大师》:有科学家提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有可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您怎么看这种声音? 李国杰:这是一种预测,但不一定有太多的道理。有些人认为世界科学中心开始从法国、荷兰转移到英国,再后来又转移到德国、到美国,好像说不定有一天要从美国转移到中国来。我认为这不一定是带必然性的规律,要看我们自己的努力。 经济发展以后,同步地促进科学的发展,这是肯定的,科技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也一定要有比较强大的经济作为基础,两者能相互促进。所以在将来,中国科技发展可能会比现在有更大的贡献,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现在应该说我们在科技方面,真正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还是很小的。我们的基础研究过多满足于个人发表一些论文,评一评职称,都想能戴上一个什么帽子,而在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上,在真正做自己内心喜爱的科研方面,有这种追求的人还是太少了。至少在计算机这个领域,我们能够在国际上实现引领的技术现在还不多,少数项目比如高性能计算机,我们在世界第一梯队,这没什么问题,像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跟美国专家能够并驾齐驱,但在人才基数上,还是美国多一些,很多一流人才还是在国外。 《科学大师》:人才这个问题上,我们究竟是靠本土慢慢培养,还是能够寄希望于更多人的回游?因为我们在国外也有很多杰出人才。 李国杰: 我个人觉得,人才的培养恐怕基点还是要放在国内,现在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应该说水平也在提高,像我们计算所的科研人员,应当说跟国际上差不多是一个水平,和我当年回国对比,那更是今非昔比了。所以现在还说我们的人员一定要送到国外去培养才能成才,也未必了。
当然,如果有机会到国外去学习或深造,还是应该支持,这能开拓眼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家常便饭,接触到的面也广一些,知道国外技术发展的趋势也相对容易一些。 2020 年 5 月,在瑞幸自爆造假后不久,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分别终止钱治亚、刘剑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职务,同时任命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郭谨一为代理首席执行官。 7 月,瑞幸咖啡宣布任命公司原董事兼代理 CEO 郭谨一为新任董事长兼 CEO。值得一提的是,彼时陆正耀仍然是瑞幸咖啡的实控人,刚刚上任的郭谨一,因其神州系的背景,被外界认为是陆正耀派系的人。 公开资料显示,郭谨一系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2009 年至 2011 年,曾在中国交通科学院担任研究助理;2011 年至 2016 年,任职于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 从交通运输部离职后,郭谨一在加拿大生活了一段时间,随后加入神州系。2016 年至 2017 年,郭瑾一担任神州租车董事长助理,彼时,神州租车董事长为陆正耀。 2020 年 12 月,开曼群岛调查瑞幸之后发布了一份后者的 2020 年前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2020 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 5.65 亿元、9.8 亿元、11.45 亿元,其中 Q3 营收同比增长 35.8%。
自今年 5 月起,店铺的盈利能力在持续提高,公司于 2020 年 8 月首次实现门店层面收支平衡,截至 2020 年 11 月,瑞幸咖啡超 60% 自营店实现盈利。报告预计,2020 年营收规模为 38 亿元-42 亿元。 到 2016 年,在经历与酷派、乐视的“三角恋”纠葛后,“奇酷”品牌不复存在,360 手机选择坚守线上,但此时小米已经开始铺设小米之家,360 手机与风口再次擦肩而过。此后,360 手机再没了消息,直到 2019 年传来暂停的消息。 可以看出,从抓移动互联网风口角度来看,360 和小米之间本相似,两者都有手机以及 IOT 业务,甚至模式也差不多,但最终结果是一家从零开始,十年间成长为全球前三,一家错失移动互联网红利,陷入苦苦挣扎之中。 03 周鸿祎终究还是不如雷军 2012 年,在一个论坛上,周鸿祎以重要嘉宾身份上台演讲,其主题是《移动互联网的生存、转型、布局和共赢》。1 年后,在 360 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应用大赛上,周鸿祎又致辞说:移动互联网是未来创业重要方向。 这多少有些讽刺。过去 8 年,无论是成立 20 年的腾讯、阿里巴巴,还是 2010 年才成立的美团、小米,更晚才成立的快手、字节跳动、滴滴等新势力,都抓住了移动互联网风口,成为时代主角。在 2012 年甚至更早就侃侃而谈移动互联网的周鸿祎,除了手机安全外,至今找不到一个有点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产品。 手机、信息流、直播、短视频等风口,周鸿祎的尝试都很早,但最终一个都没抓住:花椒直播活过了“千播大战”,但最终偃旗息鼓;通过战略投资成为第二大股东的熊猫直播,未能活过 2019 年…… 如果时间倒退到 2010 年,这几乎难以想象。彼时,高举免费大旗进入杀毒软件市场的 360,让所有杀毒软件企业差点全军覆灭,甚至就连雷军回归金山,也难以阻止周鸿祎的攻势。 努力到最后,为何仍是一无所有?一位熟悉 360 的互联网观察人士就说,周鸿祎或许应负大部分责任,“比如直播,花椒方向不断改变,从全民直播到娱乐直播、社交直播,定位从未明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周鸿祎不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另外,在 PC 时代的“创新者、颠覆者”周鸿祎,在最需要创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失去了创新力,变成了跟随者。这一点,在直接和雷军竞争的手机业务、IOT 业务上体现最为明显——无论是手机业务,还是智能硬件生态链、渠道商城,都是在跟随雷军,相比提出“铁人三项”的雷军,周鸿祎又缺少这种战略思维能力。 还有一点,也相当重要,那就是性格影响命运。从创办 3721 开始,周鸿祎以无所顾忌、广泛树敌著称,CNNIC、百度、阿里、腾讯,雷军、李彦宏、马云、马化腾,没有周鸿祎不打的企业,没有周鸿祎不怼的人。 这甚至包括美团创始人王兴。这个被媒体广为提及的故事,甚至还得追溯到 15 年前,初出茅庐的王兴回国创办校内网与红杉接触时,周鸿祎只看了王兴一眼,就断定王兴是一个自大的 “海龟”——现在,美团市值是 1.72 万亿港元,约合 1.43 万亿人民币,是 360 市值的整整 14 倍。 同时,他还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无论是与外界的合作,还是内部管理上,都是“一旦他心里认定了,就算遇到不同意见,也会强行推进他的意见。”自 2018 年 2 月A股上市以来,360 就陆续爆出核心高管离职,就连合作十多年的齐向东,也最终分道扬镳。 这导致的结果是,在雷军组建“复仇者联盟”时,周鸿祎却越来越有点“孤家寡人”的感觉。 周鸿祎不是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不止一次谈到:个人精力有限再加公司内部并非真正的创业机制——因此在 2019 年,360 内部向阿里和华为学习,成立了一个由七八位高管组成的 EMT(经营管理团队),但 360 显然仍然是周鸿祎一个人说了算。
兜兜转转之后,360 不得不回归“老本行”,让 TOB 安全市场成为“救命稻草”。这意味着将在政企安全市场上与奇安信展开正面竞争——在 TOB 业务市场,奇安信目前以 18.1% 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周鸿祎想要击败齐向东,并非易事。 (编辑: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