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年度十大冷门职业公布
部玩家的疯狂融资挤占了一级市场的资金池,不少教育公司或者开启上市,或者通过二级市场的融资渠道为自己募得资金弹药: 2020 年 11 月 9 日,老牌教培巨头新东方登陆港交所二次上市,发行价 1190 港元。 12 月 4 日,一起教育科技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发行价每股 10.5 美元。 12 月 28 日,好未来宣布与 Silver Lake 银湖等达成 33 亿美元私人配售协议,其中 23 亿美元为可转换债券,10 亿美元为新发行的A类普通股。上个月,好未来才刚刚获得 15 亿美元投资,投资者为一家全球增长型投资公司,通过购买新发行股票注入资金。 11 月 13 日,新东方旗下在线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获得新东方以及俞敏洪的增持——以 2.3 亿美元认购新东方在线股份。 12 月 7 日,跟谁学宣布获得 8.7 亿美元定增,约占跟谁学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6.2%。 头部玩家春风得意,中腰部玩家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12 月 28 日,主打 K12 一对一辅导的学霸君被传暴雷,多方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学霸君现金流格外吃紧。不只是学霸君,今年以来,已陆续有趣动旅程、明兮大语文、百弗英语,迪士尼英语、巨石达阵、巧虎 KIDS、泽林教育等多家知名机构陆续宣布倒闭。 爆雷的背后,是线下教育机构面临营收减少、线下复课难、场地租金压力等难题。同时,头部玩家对市场营销的投入,也提高了竞争门槛。 2020 年行业玩家依旧延续投入换增长的同样玩法甚至更甚,从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可见竞争的疯狂程度:2020 年第三季度,新东方销售费用为 7.69 亿元,好未来投入为 9.98 亿元,跟谁学投入 20.56 亿元,有道投入 11.48 亿元。
未上市的在线教育公司们虽然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是营销投入也是肉眼可见的巨大,业界流传的数字是,2020 年暑期,在线教育公司们总计投入超 60 亿资金。而不同于 2019 年,在线教育的疯狂投放、获客在秋季依然延续。 今年夏天,SpaceX 首次发射了拥有“VisorSat”系统的新卫星,VisorSat 系统会在卫星发射入轨后展开,阻止从卫星表面反射阳光。马斯克表示,总体目标是“在一周内让这些卫星肉眼看不见,并将对天文学的影响降至最低。” 但扬卡表示,很多人说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Viasat 申请书的另一部分写道,“SpaceX 计划打造的卫星互联网系统在轨道安全方面带来了重大问题。” 马斯克的公司计划在未来 15 年内向轨道发射至少 1 万颗星链卫星。根据 Viasat 公司的说法,这些卫星将使地球轨道拥挤不堪。扬卡说,这大约是自上世纪 50 年代太空时代以来发射的卫星总数。 “如果有人说要在未来 15 年用这么多卫星来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就有理由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我们的担忧。” Viasat 还强调,鉴于星链卫星既往的“失败率”,互联网卫星将会增加大量太空垃圾。Viasat 表示,一项评估发现,在 12 至 18 个月的时间里,SpaceX 发射的 953 颗卫星中共有 78 颗失败,失败率为 8.2%。 Viasat 在申请书中写道:“按照这个速度,即便没有数千颗,也会有数百颗星链卫星成为无法控制的轨道碎片,在未来数年内带来撞击航天器的风险。” 扬卡说:“如果发生碰撞的标准概率是千分之一,你会说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有人把数千颗卫星送入轨道,统计学家会告诉你,几乎肯定会发生碰撞。” “太空中发生碰撞很糟糕。它们污染太空环境;它们使其他机构难以共享空间;它们会危及宇航员的安全。” 扬卡表示,“现在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了,这需要在为时已晚之前考虑一下,因为你很难再把妖怪塞回瓶子里。” 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和钱德拉X射线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Jonathan McDowell)在 10 月份提出了他自己对卫星故障率的分析。麦克道尔认为,有3% 的卫星发生故障,因为其不再响应控制命令。但他表示,“一定程度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3% 的故障率相对较低。” 麦克道尔说,“我想说的是,它们的失败率并不高。这并不比其他任何公司的失败率高。” 马斯克关于 Viasat 公司申请书的推文中还有一句讽刺:“别再偷偷摸摸了,查理·厄根(Charlie Ergen)。”厄根是卫星广播服务提供商 Dish Network 的首席执行官。Viasat 一位发言人澄清道:“他与提交给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申请一点关系都没有。”
扬卡还对马斯克的声明发表评论说,他似乎是把公司和高管弄混了。 梁孟松无疑是中芯国际的技术先驱,他在辞职信中所提及的“公司应对我这三年多的贡献给予全面公正的评价”也是合情合理。毕竟连非半导体行业的从业者,也都了解到中国半导体的进步。他出走后,中芯国际A股临时停盘前大跌9%,市值蒸发超过 300 亿,也足以见得人们对他的评价。 而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本身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曾加入德州仪器半导体担任工程师,后创立了世大集成电路。造就了中芯国际浓厚的技术 DNA,即便梁孟松离职,中芯国际的研发能力依然处于大陆第一线。 但正如上文所述,目前中芯国际所面对的问题,根本不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纵使梁孟松这个技术奇才没有离开中芯国际,这家公司也只能眼瞅着这块“香饽饽”纳入别人囊中。 从半导体产业来看,企业在采购集成电路时,高端产品一定会选用最高规格的先进制程,而中低端产品则会选用 45nm 到 120nm 左右规格的制程。这就导致了停留在N+1 7nm 制程的中芯国际很难再大步向前,这也解释了中诚信对中芯国际做出“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评价。 转机 张汝京从创立中芯国际之时,就是要向台积电看齐的。台积电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为 50.81%,2018 年营收 330 亿美元,净利润 116.4 亿美元。中芯国际市场占有率为 4.48%,2018 年营收 33.6 亿美元,净利润 1.34 亿美元——市场份额是台积电的十分之一,净利润却低到了百分之一。 但是去细看他们的业务就会发现,台积电的主要订单都是 7nm、5nm 这样的先进制程,可中芯国际的收入结构则是:40/45nm 占比 17.2%、55/65nm 占比 25.8%、150/180nm 占比 31.2%。这也就意味着,台积电的业务拥有极高的门槛,中芯国际的业务核心竞争力较低,可被替代。 这样的情况再加上缺乏 EUV 带来的技术停滞,势必会造成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局面。 不过事情都有转机,中芯国际本身也做好了准备。 中芯国际在北京亦庄兴建的 12 寸晶圆厂中,设备上完全脱离了美国路线,打造了去美化的生产车间。同时,这座新厂的供应链首次大批采用了国产供应商的材料。比如上海微电子 193nm 光源的光刻机,支持 28nm 制程。一旦得到验证,那么国产光刻机追赶 ASML 也将成为可能,从而使得中芯国际能够大步流星地迈入 7nm。 另一方面,从公告中来看,美国禁止的是 10nm 及以下技术节点。但是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光刻胶、研磨剂等材料,都是有明确规定其所对应的制程规格,然而其他一些材料,是没有对应制程规格的。 就拿 EUV 和 DUV 来说,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激光器释放出来的紫外线的波长。EUV 使用的是极深紫外线,DUV 使用的是深紫外线。这两种机器都需要用到光束矫正器、能量控制器等等——而这些产品是没有限定制程的。因为通常来说,这些部件都有一定的向下兼容性,这就导致 10nm 禁止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可协调性。如果中芯国际能够利用好,那么他们仍然具备探索 7nm 及以下制程的能力。 网上曾有许多传言,比如梁孟松离职的原因是蒋尚义的薪水是梁孟松的三倍,梁孟松心里不平衡,事实上这个说法来自于台湾分析师丁兆宇的一次采访,其真实性是有待考究的。但无论如何,中芯国际的下一脚该朝着哪边迈,并不完全取决于此。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中芯国际的发展历程,几乎就是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程。而能影响国产半导体行业的东西只有能否让供应链完全国产替代,这也是中芯国际在亦庄建造完全“去美国化”生产设施的本意。国产半导体的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它需要的更是时间,奋进吧。 (编辑: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